珠海港:深耕西江“黄金水道” 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
2017/8/8
高栏港经济区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和散货泊位码头,最南端泊位距离国际主航道仅一海里,是西江及南中国海走向世界的门户,也是广东海洋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从今天开始,《珠海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做大港口、做强产业、做美新城》,全面展示高栏港的发展与变化。今年1至6月,高栏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00多万吨,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88.5%,同比增长4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7万标箱,占全市港口约75%,同比增长超过37%,目前,高栏港正在加快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迈进。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速,港口已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枢纽带动力和网络连通性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随之加速集聚扩散。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因港而兴的高栏港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临港产业特色明显。目前,高栏港共有生产性泊位67个,年货物通过能力达1.4亿吨,占珠海全港通过能力的90%。同时,凭借铁路直达港区和坐拥西江主出海口的独特优势,高栏港已成为珠江至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
今年4月17日,“营口—高栏—衡阳”北粮南运海铁大通道开通,北方粮食装箱后,从辽宁营口港船运抵达高栏港,再经铁路中转至衡阳客户手中,相比原来经长江中转的物流路径,可节省7到10天的运输时间,大大降低了运输途中发生霉变的风险,实现了船东、铁路、港口、货主共赢的局面。
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学敏:“我们的西江战略,那我们对跟西江沿线经济带的一些相关城市、相关港口的一些对接,跟大的一些物流公司,还有跟大的一些机构能够合作,这样来提升我们这个港口的发展。希望能够加快这个发展,那么不单是以自己之力,还要借外力。”
今年以来,珠海港集团旗下重要的集装箱码头高栏国码、高栏港务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正深入落实与中远、中谷、安通等大型内贸船公司的战略合作,推动大型船公司在高栏港建设综合保税和物流中转中心。通过以高栏港为核心支点的西江驳船网络和多形式联运物流网络,开通了西江驳船快线20条,联通粤西及西南各省的陆向腹地,打造珠三角集疏运体系规模最高、多运联运体系最完善的现代化多功能海港。同时,珠海港集团正加快“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高栏港将有望成为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头堡”。
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学敏: “一带一路的话,我们目前是在做通道的经济,比如说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那么就是希望能够一方面对接海外,另一方面是拓展我们珠海市自己的这个货源腹地,发挥好我们现在的目前的优势,希望能跟周边的港口能够错位发展。接下来,可能我们跟珠海市的空港(合作),思考怎么样在物流方面大家对接,特别是周边的机场也比较多,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目前,高栏港已开通至日本、越南、南太平洋等5条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至香港、澳门、深圳蛇口等14条港澳航线和外贸内支线。而由巴西维多利亚港驶出,开往珠海高栏港的首支直航货船,也计划在本月抵达高栏港。中巴直航的开通,将使高栏港成为中巴贸易指定的货物集散港,成为中国与巴西等拉美国家贸易往来通道上的海上贸易物流支点。
(珠海台记者杨秋敏报道)